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7:08:42    次浏览
摘要连日来,面对无情的暴雨、肆虐的洪水,解放军和武警部队、民兵预备役官兵与时间赛跑、与洪水抗争,与安徽各地群众携手战“洪魔”。新华社合肥7月19日电题:携手战“洪魔”——救援部队支援安徽抗洪抢险扫描刘新、周畅、关晓虎连日来,面对无情的暴雨、肆虐的洪水,解放军和武警部队、民兵预备役官兵与时间赛跑、与洪水抗争,与安徽各地群众携手战“洪魔”。军地携手7月5日凌晨,地处长江边的安徽无为县西二十四圩突然拉响“警报”——圩堤出现部分塌方渗漏,危及下游万亩良田和数千群众。面对险情,百余名部队官兵紧急支援,地方技术人员赶赴出险点,负责西二十四圩防守的村镇干部和村民全部集结上堤。技术人员现场分析指导行动,村民们铲砂石、装沙包,战士们来回背运沙包……西二十四圩上,不同身份、不同年龄、不同地域的人们就像一股绳拧在一起,共同抗击“洪魔”、保卫堤坝。7月1日以来,东部战区陆军第12集团军出动团以上单位3个,先后投入兵力2285人,战区空军出动团以上单位2个;武警部队出动团以上单位5个,投入兵力1352人;安徽省军区出动民兵预备役1个应急营、4个应急连、60个应急排,共3300人。目前,救援官兵累计转移群众7000多人,抢运物资672吨,封堵管涌等险情处置600多处,搬运土石方18万立方米,加固堤坝140公里。救援中,主力部队在长江干堤、连片农田十万亩以上附近地域驻扎,便于应急抢险。支援部队主要担负水上救生、应急抢险和万亩以上圩堤加固等任务。地方政府派出专家指导每个方向的除险行动。百姓至上哪里有危险,哪里就有子弟兵的身影!6月30日至7月1日,桐城市遭遇暴雨袭击。武警安庆市支队官兵连夜赶赴桐城。“从没这么心急过”的战士欧阳中,和战友们跳上冲锋舟就开始挨家挨户搜救群众。一名独自倚在家门口、水已漫过胸口的老人,看到欧阳中时已发不出声音。欧阳中发觉老人浑身冰凉、四肢有些僵硬,就把老人抱上船,穿上救生衣。“老人很轻,可在我心里却是沉甸甸的!”欧阳中说。7月3日,宿松县五里乡境内的新河圩堤决开两道缺口,下游六圩村成为一座孤岛,上千余名群众被困。刚完成救援任务的欧阳中来不及休整,立即随部队转战驰援,打响“孤岛营救战”。与时间赛跑的救援官兵,车还没停稳就跳下,驾驶冲锋舟把群众运送至安全地带。持续了一天的搜救接近尾声时,精疲力竭的官兵得知陈旺来老人还没获救,调转船头冲进风雨里。雨越下越大,之前拦腰淹没的几处矮房已不见了屋顶。官兵们在已是及胸的深水中摸索找到了陈旺来。年近七旬的陈旺来长年瘫痪在床。怕老人下水加剧病情,官兵们找来木桶和轮椅,让老人坐上轮椅,再抬进木桶推出屋子。回望摇摇欲坠的老屋,陈旺来攥着救援官兵的手说:“全靠你们,我才捡回这条命啊!”力量之源“哪怕让战士们多休息一分钟也好!”安徽省望江县吴良珠小学里,几十名当地妇女组成“大妈炊事班”,卷着袖子在水池边干得起劲。从7月6日开始,这个部队临时驻点里,就多了许多志愿来帮抗洪部队做饭、刷碗、打扫的大妈们。袖子、裤脚都卷起的朱七云50多岁,每天早晨起床忙好家里的事,就来到小学帮忙,摘菜、洗菜、切菜,在20多平方米的学校厨房里给大厨打下手,一干就是一天。朱七云还记得,7月5日,她所在的西联圩出现塌方、下陷,几百名群众全部上阵抢险,可抢险的速度还是赶不上塌陷的速度。危急时刻,部队官兵肩负起扛沙包加固堤坝的重任,冒雨搬运沙袋,才让险情得以控制。本以为会失去家园的村民们,打心眼里感谢部队官兵。得知他们驻扎在村里的小学,村民们便自发赶来帮忙。“都是自愿的!”水池边正在洗刷的汪春娥说。今年63岁的她,觉得自己在抢险上出不了力,总可以在这里出力。围着围裙的汪春娥还懊恼着,早上没能从那个战士手里夺下他的衣服帮着洗:“部队纪律咋这么严?!”“抢”不过官兵的大妈们,趁他们去前线抢险,把他们没洗完的迷彩服、救生衣拿出来洗,挂在操场上晾干了再放回去。救援官兵们不会忘记:枞阳县白荡湖赵青联圩泥泞的圩梗上,一名70多岁的老人怕战士们摔倒,铺上了一层青草做的“垫子”;怀宁县石牌镇麻塘湖边,七旬老人王銮娇送来热气腾腾的茶叶蛋和烙饼……标签:圩堤洪魔官兵